当所有人都在讨论如何开发小程序时,我们或许该换个角度看问题16
发表时间:2020-11-16 16:10 去年参加几次技术沙龙时,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与之前大家统一接受的换名片不同,有些人并不愿意被添加微信好友——“不好意思,不熟的人不加微信”。 这个现象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名片暴露的个人信息似乎更多:所在公司、职位、电话、邮件等等;相反,微信只暴露一个账号。如果是从隐私角度考虑,能接受换名片就应当能接受加微信。但不愿意加微信,恰恰也是从隐私的角度出发的,因为不愿意被打扰。 所以不加微信的原因,是“隐私”之外另一重考虑:不愿意跟你发生某种形式的联系。 所谓“联系”,指的是发生交互的能力。名片暴露了公司、职位、电话、邮件等等联系,看似繁多,其实都是单向的联系方式,外人不主动联系你,是没法获取更多信息的,如果有危害,也无非是些很容易拒绝的骚扰。微信的联系则复杂很多:加了好友就可以看你的朋友圈,持续看到你的动态、了解你的爱好和心理,可以把你拉到某个陌生的群,还可以“零成本”把你的微信名片发给其他人……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加微信就很容易理解了。 如果顺着这个角度继续思考就会发现,工具提供的交互能力,与基于工具建立的联系的强弱是大致匹配的:电话是独占式而且“必须即时答复”的,所以联系强度很高,不轻易发起;微信是全方位介入生活而且形式多样的,所以强度也不小,而且包罗万象;短信、QQ不要求马上答复,表达形式也较贫乏,所以往往用于不那么正经的场合(银行通知类短信除外);邮件的情况复杂一点,虽然交互能力有限,但因为往往揉合了职级体系和工作安排,并不能简单算作弱联系。 这些结论不难理解,但仍然有很多时候大家会“搞错”联系的强度,本该交换名片的时候变成了互加微信,本该留邮件地址的时候留了电话号码。究其原因,未必是参与者对联系形式没有感知,还有可能是因为确实没有合适的联系形式。 要知道,真实世界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即使看起来很固定的“双人好友联系”,也可能需要在不同强度和形式中切换——有时候我只想和你的邮件联系,有时候又需要和你电话联系。可惜的是,大多数通讯工具只提供了“好友”这类联系模式,它是固定的,缺乏灵活变化的柔韧。所以,如果我加了你的微信好友,那么任何时候——哪怕我们的关系不那么密切了——你都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给我拉群、看我的朋友圈。这,正是让很多人感觉不适的原因。 再举个例子。很多人都有过饭馆排队等号的经历,领号之后往往只能干等着,如果错过就只能重来。好一些的饭馆会提供让食客留下电话号码,这样领号之后就可以四处逛逛,快到了会接到饭馆电话通知。但这也只解决了单方面的问题,不少食客在闲逛时希望知道进度——“前头还有几个人,是不是快了”,电话显然不能胜任。于是,专门用于查询和通知等号情况的微信服务出现了,它提供了双向的、即时的通讯,既可以等通知,又可以主动查询。 看起来,这种服务完美地解决了问题,其实不是,这种交互还是不能灵活变化。用餐完毕之后,食客就不再希望和服务号保持紧密联系,至少不要再受它们的骚扰,但刚刚已经关注的服务号还会遗留下来,也没有办法自动切断联系。 不知道其他人怎么对付这种问题,我经常不得不关注的各种“服务号”,只能手动取消关注或者关掉“接收消息”的选项,下次到某些时候又必须手动开启“接收消息”,如此往复,烦不胜烦。有没有可能,我虽然关注了你,但是只在我需要的时候你会出现,我不需要的时候你就不出现?目前来看,似乎还没有。 前些年有个概念非常流行,叫LBS,也就是“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比如当年流行的“签到”,就是最直观的例子。LBS单纯从形式上看可能是强联系,但只有你到了特定的地理位置才能使用某种服务,一旦离开特定位置,服务也随之消失。 人能不能和服务交互、如何交互,在一定程度上是随着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可惜很多LBS都是“为了LBS而LBS”,一方面特别希望建立强联系黏住用户,另一方面又没有很好的适配场景。结果在用户不需要的时候总是跳出来烦扰,要么在用户真正需要的时候又帮不上忙。LBS应用的功能再强,不能“体谅”用户就是白搭。 总的来看,基于现下流行的单纯“加好友”或“关注”方式所建立的静态联系,它所提供的交互能力,即便功能足够强,也太不灵活,太难变化,所以还有大量应用场景不能覆盖——上面提到的依时间或者地理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联系,其实都是具体的应用场景。 理想状态下,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服务之间的联系,应当能根据应用场景变化而不断变化。如果有统一的账号和基础能力,提供的联系有不同层级的区分,有针对具体应用形态的定制,并且能平滑地切换,自然很容易催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微信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些尝试,而且效果不坏,订阅号就是例子。虽然微信的存储、推送在技术上都没有问题,大家也默认接受微信的实时消息,但绝大多数微信订阅号每天只能推送一次,这种“克制”在微信高黏性、高频度的应用特性下生生开辟了“弱联系(弱触达)”的特区。它虽然引发了不少抱怨,却保证了订阅号和读者之间相对健康的联系,订阅号不能毫无节制的乱推,读者也不会感到烦腻。 现实生活中还有更多类似的场景,需要专属而且灵活的联系形式和规则。组团出游就是这样:在旅行团没有结束之前,所有团员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大家需要聊天,需要分享照片,需要收到统一通知,需要定位团员,需要能方便地清点人数和答到……一旦旅行团结束,就应当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避免持续的打扰,真正愿意保持联系的人,完全可以自己拉微信群接着聊。 单纯为旅行团做个应用程序又太重,所有人需要注册、登录、加好友,最后还得记得注销和退出;但是没有这样的应用,效率确实又无比低下。理想状态下,通用工具在轻松解决身份问题的基础上,能很好提供“在特定场景下定制联系形式和能力”的服务。可惜,这样工具我还没有看到过。 上面这些问题我之前一直在思考,也和不少朋友交流过。基本观点认同的人不少,但这种问题究竟要如何解决,未来在哪里,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上周看到微信小程序的公开课,看到张小龙的演讲,尤其是他谈到场景、生态的部分,我相信微信团队也思考了这类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个具体场景下,应当有办法定制出最精简最适合用户需要的“小微信”,在其中,服务与用户的交互能力不会被滥用,也就不会给用户带来麻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整个生态圈里联系的粒度就会细致很多,能够催生的联系也会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
文章分类:
网站建设
2025 04-18 在数字时代,确保小程序对所有用户都具备无障碍访问性,是体现社会公平和人文关怀的重要举措。提升小程序的无障碍访问,能让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各类用户都能平等地享受小程序带来的便利。 视觉无障碍是首要考虑的方面。小程序的界面设计应遵循高对比度原则,确保文本与背景颜色的对比度足够高,方便视障用户识别。例如,避免使用相近颜色搭配,选择黑白色、蓝白色等对比鲜明的组合。同时,为图像、图标等元素添加清晰... 2025 04-18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精准营销已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策略。小程序定制开发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便捷的用户体验,为精准营销提供了有力支持。 精准营销的基础是对用户数据的深度挖掘。小程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浏览历史、购买记录、搜索关键词等。在电商小程序中,通过分析用户的购买记录,了解用户的消费偏好,如购买的商品品类、品牌、价格区间等。同时,收集用户在小程序内的... 2025 04-11 你可能会好奇,AI是怎么对网站内容质量进行评估的呢?其实,AI就像一个超级严格又聪明的“内容质检员”。它有着一套独特的“评判标准”,会从多个维度对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比如,它会先检查内容的语法和拼写错误,就像语文老师批改作文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错别字和语病。要是网站上一篇产品介绍文章里频繁出现语法错误,用户读起来一头雾水,AI就会把这当作内容质量的减分项。 AI还会评估内容的相关性。当企... 2025 04-11 你知道智能物联网数据是怎么回事吗?想象一下,它就像是一张无处不在的“数据大网”。在常州的大街小巷、工厂车间、居民家中,无数的智能设备都在默默地收集着各种数据,比如温度、湿度、设备运行状态、用户的行为习惯等等。这些设备就如同一个个勤劳的“小情报员”,把收集到的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常州网站的后台,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丰富的素材。 有了这些海量的数据,接下来就是关键的智能分析环节了。这就好... 2025 04-07 如今,大家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干啥都讲究个效率。上网的时候,要是操作太麻烦,那可太影响心情啦!常州网站就很懂大家的心思,和智能语音助手“联手”,给用户带来了超赞的语音交互新体验,让上网变得轻松又好玩。 以前呐,在网站上找点东西、下个指令,都得自己动手敲字。就说在电商网站买东西吧,得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出商品名字,要是拼音不太好,或者着急下单的时候,敲错字那是常有的事儿。结果搜出来的东西... 2025 04-07 在互联网的激烈竞争中,网站内容的质量和吸引力直接决定了用户的关注度。常州网站为了让内容更契合用户需求,实现了内容的智能分析与预测,如同给网站内容管理安上了一个“智慧大脑”。 以往,网站在内容创作和更新上常常缺乏科学依据,仅凭经验和直觉行事。结果创作出来的内容往往无人问津,无法满足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比如在新闻资讯网站,推送的新闻可能并非用户关心的热点,用户自然就不愿意停留。 [某常州新... 2025 04-01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网站就像是企业的门面,用户体验好不好,直接影响大家对这个网站的印象。常州网站在用户体验设计上花了心思,通过优化界面和升级交互,让用户在浏览和使用网站的时候更舒服、更方便。 以前,有些网站的界面简直就是“灾难现场”,信息密密麻麻,找个东西比登天还难。交互操作也很复杂,点好几下才能找到想要的功能。比如一些电商网站,商品分类乱七八糟,想找一件衣服,翻了好几页都找不到,购物流... 2025 04-01 现在,大家出门都离不开定位,不管是找好吃的、好玩的,还是生活服务,都希望能快速找到身边的。常州网站把LBS技术运用起来,就像给用户配了个专属的本地生活小管家,提供各种贴心的本地化服务。 以前,在网站上找本地服务可费劲了。搜个附近的餐厅,出来的结果好多都是离得老远的,或者根本就不在本地,找半天也找不到合适的。比如想找一家附近的理发店,搜索结果里全是其他区域的,还得一个个筛选,太浪费时间了... 2025 03-31 在现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在线支付和账务管理就像我们生活里的水电一样重要。对用户来说,支付得又快又安全,账务管理还得清清楚楚,这样在网上消费才踏实。常州网站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给用户带来方便又可靠的服务。 以前,在线支付那叫一个麻烦。支付方式少就算了,还老是出问题,不是支付页面打不开,就是支付失败。账务管理也乱成一团,查个消费记录都费劲。比如在一些小电商平台买东西,结账的时候,半天付不了... 2025 03-31 如今的互联网可不只是看看信息这么简单,大家都渴望能和别人交流、分享。常州企业网站察觉到了这一点,精心打造出独特的在线社区和互动平台,就像给大家建了一个热闹的线上家园,让用户能在这里找到同好,畅所欲言。 以前的企业网站,大多是冷冰冰的,用户看了内容就走,没啥交流的机会。就像一些卖电子产品的网站,只展示产品参数和价格,用户有问题都不知道找谁,更别说和其他用户交流使用心得了,这样的网站很难留... |